1.1 初产母猪的饲料供给
初次配种基本上是采用漏过第一次发情期,在第二个发情期进行配种,而此时的母猪性成熟还不太明显,发情时间短,排卵数量少,一般怀孕产仔数不高;经产母猪如果在上一妊娠后期补料过早,常常导致腹中胎儿营养吸收过多,体型和体重偏大;同时,后备母猪第一胎时体成熟还远远没有达到标准,骨盆腔发育不明显,开口较小,腹中胎儿体型过大,往往导致生产时胎儿卡在骨盆腔内而难产。因此,后备第一胎母猪如果补料过多或过早,难产的概率会加大,产后不发情或配不上,产后炎症的风险系数也会加大。
1.2 栏舍调整
合理的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母猪本身的新陈代谢,锻炼四肢,保持旺盛的体力怒责用力完成阵缩,有利于生产;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,帮助其健康成长。反之怀孕母猪长期关在限位栏内,缺乏必要的运动,并且长期缺乏青绿饲料,体型很多都偏胖或产生疾病,子宫和阴道的平滑肌蠕动力不强,再加上四肢长期缺乏运动易受伤导致怒责、子宫阵缩无力,很容易导致难产或产程过长引起慢性产后炎症。
1.3 卫生消毒
由于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饲养环境微生态认识不到位,把产前消毒工作当成是一种形式,没有把一些细节工作做到位,比如产前栏舍清洗消毒、母猪乳房外阴清洗消毒、助产时检查手指甲以及手臂消毒等工作没有做全面,很多饲养员往往没有进行手臂清洗消毒就进行助产,导致母猪产道感染。
1.4 盲目助产
目前一些养殖场饲养员盲目进行助产,也引起很多母猪产后问题,主要分两方面:一方面是人为助产,很多饲养员没有足够责任心,为了缩短接生的时间,往往在母猪产下第一头仔猪后用手去掏,这样就降低了母猪产道的正常蠕动功能,久而久之母猪就会对人工助产产生依赖,形成恶性循环,极易引起母猪后期的产后炎症,并且在治疗效果差的情况下易转变为慢性炎症,直接降低利了母猪的利用率。
1.5处理好炎症是配种成功的基本条件
若检查有炎症存在,及时采用“倍速康+炎必妥”或者“嗜链产康”快速处理,待炎症完好后,二次发情再进行配种。
在母猪配种之前,为避免细菌感染母猪子宫,需要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。首先,要用清水将母猪的外阴部清洗干净,在夏天天气热的时候,可以直接用水管冲洗,清水清洗完毕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,可以调配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,然后用毛巾打湿擦洗猪的后驱。消毒完成15分钟后,可以用尖嘴壶装蒸馏水再次进行冲洗,注意要先冲洗外面,再冲洗里面;最后,擦干水渍即可。
注意:给母猪清洗消毒真的很关键,很多中小养殖户都没有这个意识,导致母猪生产力浪费,以后要多注意。
注意在赶公猪时,要确保母猪处于静立反射状态,然后将身强体壮的公猪赶到待配母猪前面,面对面刺激母猪,勾起母猪的求配欲,每次配种用栏片固定公猪在一定范围内,并工作半小时以内。
人工授精时,要选择合适大小的人工授精管,注意用润滑液润滑输精管前段的海绵部分,不然会引起母猪不适,然后慢慢得把管轻轻输入母猪体内。注意在输入的时候先倾斜45°向上推进5厘米,然后再平直慢慢输入,一边逆时针旋转,一边输入,在感觉到有阻力后,则往后拉大概1厘米,直到感觉输精管回拉时会有一定的阻力,那就说明已到达正确部位,然后可以进行人工输精了。人工授精技术技巧是关键,很多农村中小养殖户都不懂使用技巧,所以一定要记住相关方法和步骤。
工作人员可以倒骑在母猪背上,或者放一个沙袋在母猪背上刺激,同时用手按摩母猪外阴部。若配种人员坐在母猪背上可以双腿夹紧母猪腹部,然后用脚上下摩擦母猪后腿与腹部交界处,用脚抚摸母猪的乳房部位,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!
人工操作时要提前取出精液并摇匀,排掉输精管里的空气,然后轻轻捏瓶。这个过程中切勿用力挤压瓶子,若输到一半时,可以在瓶底部扎一个小孔,利用空气将精液输进去,如果吸得太快,可以将瓶子放低,防止液体快速吸入引起倒流。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左右。
将管子中的液体全输入母猪体内后,不要立即取出,将管子尾部折起插在输精瓶中,继续刺激2分钟,再过5分钟后顺时针取出即可。
第八、做好相关记录做好妊娠管理
切记一定要做好母猪交配或授精的相关记录。